防霉包装等级试验有哪些?防霉包装试验方法介绍

187次 2024.08.22

    霉菌属真菌类,体呈丝状,可产生多种形式的孢子,多腐生,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青霉、曲霉与不完全菌类。工业中可以利用其生产工业原料,部分类可危害人类、动物、植物及工业产品与原料。防霉包装是指产品在流通过程中防止霉菌侵袭的包装。防霉包装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商品免受霉菌侵害,确保商品在储存、运输或使用过程中不发生霉变,从而保持商品的品质和延长商品的保质期。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检测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防霉包装等级试验报告。


    防霉包装等级分类


    1、 凡产品要求防霉包装时,应在产品技术文件中规定产品的防霉包装等级要求。


    2、防霉包装的等级应根据产品抗霉菌侵蚀能力,运输、贮存所涉及的环境条件、包装结构、选用的包装材料的抗霉性能以及样品霉菌试验的结果等因素来确定。


    3、防霉包装等级分为4个等级,如下:


    Ⅰ级:经28d霉菌试验,均未发现霉菌生长。


    Ⅱ级:经28d霉菌试验后,内包装密封完好,产品表面及内包装薄膜表面均未发现霉菌生长。外包装(以天然材料组成)局部区域有霉菌生长,生长面积不应超过内外表面的10%,且不应因长霉影响包装的使用性能。


    Ⅲ级:经28d霉菌试验后,产品及内外包装允许出现局部少量长霉现象。试验样品长霉面积不应超过其内外表面的25%。


    Ⅳ级:进行28d霉菌试验后,试验样品局部或整件出现严重长霉现象,长霉面积占其内外表面积25%以上。若试验延长至84d,试验期内包装材料机械性能下降,产生霉斑影响外观。


    防霉包装试验方法


    防霉包装试验方法依据GB/T 4768-2008 《防霉包装》标准进行。


    1、试验原理


    本试验方法是在模拟自然界霉菌生长环境条件,按菌生长的生理特点进行设计的试验箱(室)内进行试验,以考核包装件或包装材料抗霉侵袭的能力。


    2、试验菌种


    黑曲霉ATCC6275、土曲霉AS3.3935、出芽短梗霉ATCC15233、宛氏拟青霉AS 3.4253、绳状青霉AS 3.3875、赭绿青霉AS3.4302、短帚霉NBRC10536、绿色木霉CGMCC3.2941


    3、试验条件


    试验期间霉菌试验箱各点温度应在28℃~30℃之间,相对湿度应大于96%。


    试验期间每7d换气一次。


    4、试验周期


    试验周期一般为28d。如果需要,可以将试验周期延长至84d。


    5、试验步骤


    1)按要求调节试验箱至箱内温、湿度稳定,符合要求为止。


    2)将试验样品与试验对照样品悬挂于箱内。


    3)将孢子悬浮液均匀喷在箱内样品上。


    4)若采用模拟件或非密封包装件进行试验时,内包装内应感染霉菌孢子。若采用正常包装件或密封包装,则不必在包装密封件内感染霉菌孢子。


    5)关闭试验箱门,开始计算试验时间,至28d或84d周期结束时进行全面检查。


    6、结果评定


    1) 试验样品试验后应按防霉包装等级要求,详细记录试样长霉或不长霉以及长霉面积。


    2)对长霉样品应分析长霉原因,提供对试验分析的依据。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电话:400-133-600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天河实验室)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莲花砚路8号(黄埔实验室)

    邮箱:atc@gi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