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防腐剂检测:检测防腐剂的用量有否超标

283次 2024.12.24

  化妆品含有许多营养成分,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而在化妆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有微生物的侵入,如果不加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成分,就可能令其变质,达不到应有的功效,甚至威胁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为保证化妆品在生产、使用和保存的过程中安全有效,其中须添加一种或多种防腐剂。《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规定,化妆品中添加的防腐剂是以抑制微生物在化妆品中的生长为目的而在化妆品中加入的物质。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中科测试机构拥有CMA和CNAS认证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可出具国家认可的化妆品防腐剂检测报告。


  化妆品防腐剂的安全风险


  目前,化妆品中常用的防腐剂大多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简单,但当它们使用量大或者长时间使用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造成皮肤过敏、皮炎等病变,研究表明,防腐剂是仅次于香料导致化妆品过敏性和接触性皮炎的第二大原因。这些症状严重者可能引起毛孔堵塞或黏膜慢性中毒,还会使皮肤加速形成黑斑,甚至导致癌变。


  鉴于此,各国对防腐剂的使用都有限制,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对允许添加的防腐剂种类、使用范围和最大允许使用浓度都做了明确规定。


  化妆品防腐剂检测标准


  由于过量使用防腐剂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各国对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都有检测和监控。中国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检测方法标准,比如国家标准 GB/T 26517-2011《化妆品中二十四种防腐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37544-2019《化妆品中邻伞花烃-5-醇等6种酚类抗菌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行业标准 SN/T 3920-2014《出口化妆品中氢醌、水杨酸、苯酚、苯氧乙醇、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双氯酚、三氯生的测定液相色谱法》、QB/T 4128-2010《化妆品中氯咪巴唑(甘宝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地方标准DB44/T 629-2009《化妆品中甲醛含量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DB37/T 3028-2017《化妆品中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的“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等12种物质”“水杨酸等5种物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单独发布的检测方法“化妆品中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检测方法”“化妆品中咪唑烷基脲检测方法”和起草中的国家标准《化妆品中二甲基噁唑烷、7-乙基双环噁唑烷和 5-溴-5-硝基-1.3-二噁烷限用防腐剂的测定》等上述标准涉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分光光度法等,包含了51种准用防腐剂中的40种。


  化妆品防腐剂检测方法


  防腐剂不是杀菌剂,仅能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延长变质的时间,杀灭效果通常不明显,需要一定的使用浓度才能发挥其功效,使用量一般在百分比的级别,因此在标准和文献中,运用液相色谱法检测是最普遍的。


  液相色谱法在方法检出限特异性、适用的防腐剂范围等方面都能满足检测的需要,而且这种仪器设备价格适中、普及度高。其前处理一般比较简单,通常只需将样品用甲醇、乙腈等有机溶剂超声提取,然后离心过滤除去杂质:当为达到一次分离多种防腐剂的效果时,则通常采用梯度洗脱就可以同时保证分离效果和检验效率。近年来市场对筛选性检测需求上升,要求同时能测定更多种类防腐剂,这就给只以保留时间和待测物质吸收光谱定性、一次检测至少需要半小时的液相色谱法带来了困难。与液相色谱法相比,液相色谱质谱法大大缩短了样品分析时间,并且特异性好适用于基质复杂样品的分析和几十种物质的筛选性检测,随着今后检测机构和相关企业分析仪器的升级,液相色谱质谱法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以下列出了几种有代表性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电话:400-133-600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天河实验室)

    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莲花砚路8号(黄埔实验室)

    邮箱:atc@gic.ac.cn